6岁前可以不学“数学”,但不能不学“数学思维”!

发布日期:2020-08-18   发布者:bellai   浏览量:3246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准备10枚大小一样的硬币,5个一排,排成两排。

一开始,两排硬币排列地一样宽,研究人员问参与测试的孩子:“你觉得两排硬币,哪一排更多?”孩子认真地数了两遍,发现每排硬币都有5枚,所以她回答说:“一样多”。

接着,研究人员当着孩子的面,把其中一排硬币的间距拉宽,又问小女孩:“哪一排的硬币更多?”结果小女孩却自信地回答离她远的那一行硬币更多:“因为,它们更长。”

这便是著名的数量守恒实验。

全世界3-5岁的孩子在重复这个实验时,几乎都是同样的结果。

但这并不是小朋友“笨”,而是因为6岁以前的孩子认知发展正处在“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自身的知觉,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在头脑中将硬币之间的距离缩短再计算数量,所以低龄儿童会自然地认为距离更长的一排硬币数量更多。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数学时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通常想的是像1+1=2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教很多遍吗?殊不知,孩子的认知水平远没有达到成人水平,他们也并非不用心,而是“硬件”条件发展规律就是如此。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理解,即使我们吼再多遍,孩子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即使孩子哭得再梨花带雨,他不懂就真的是不懂。


一、为什么说6岁以前孩子可以不学“数学”?

皮亚杰将儿童发展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0-2岁左右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左右为前运算阶段,7-12岁左右为具体运算阶段,12岁及以后为形式运算阶段。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会比较受眼前显著知觉特征的局限,意识不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缺乏层级类概念,且该阶段孩子的思维不具备可逆性。

可逆性是指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思维运算活动,分为反演可逆性和互反可逆性。

不具备反演可逆性思维的孩子,无法认识到已改变的形状或方位还可以回归原状或原位,就像上文实验中,研究员将硬币距离拉大后,孩子意识不到硬币还可以复原。

而不具备互反可逆性思维的孩子,无法进行逆运算。比如A=B,反运算为B=AA>B,则反运算为B<A,但幼儿难以完成这种运算。所以有些家长问孩子2+3等于几的时候,孩子知道等于5,但问孩子3+2等于几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不知道了。

基于上述原因,学龄前儿童并不适合过早的进行数学学习,尤其是运算学习。

数学本身较为抽象,学龄前儿童还处在前运算阶段,从具象到抽象过渡的思维还没有建立和培养起来,甚至对数字的感知、对空间的概念都没有完全具备。即便要求孩子在五分钟学会3+5=8,但孩子也不过是靠记忆完成的。这样机械的学习数学,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成为将来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二、6岁前孩子学“数学思维”有何意义?

那么有家长就要问了,难不成6岁以前孩子就不接触数学了?

当然不是。

低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内容对孩子进行灌输式培养。在不适合学习“数学”的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数学思维的学习与数学学习有啥区别呢?

相比数学学习而言,数学思维的学习不是抽象的、概念性的,而是更加具象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数学思维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而不是学习数学知识。一旦把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建立起来,那么就等于数学学习成功了一半。

大部分数学学得不好的孩子,都是因为在早期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抵触和畏难情绪,导致孩子对数学失去兴趣。

而如果在学龄前阶段,我们能够用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方式让孩子认识数学、接触数学,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不仅能够提升孩子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发挥无穷的正向作用。

有的家长说:我也想教孩子,想帮孩子建立数学思维,但是有时候很简单的问题,孩子就是不明白,我一着急就想发脾气。我发脾气孩子就更学不下去了,这该怎么办呢?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父母小时候接受数学教育的方式就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所以我们顺理成章的认为孩子这样学也可以。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挫败感,有经历的家长现在应该还会记忆犹新。

鲸幂数学思维针对当前学科数学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学龄前儿童的这一痛点,依据皮亚杰儿童发展认知理论,自主研发了数学思维课程。

在鲸幂数学思维课上,孩子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口诀和公式,更多的是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拼一拼、猜一猜这些学龄前儿童力所能及的行为认知方式来进行数学思维的锻炼。

鲸幂数学思维课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绘本、可以自己动手实践的课程操作卡、各类数学闯关游戏和动画视频以及数学教具大礼包等,通过手到、眼到、心到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逐渐完成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让孩子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思维,更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