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式测温、机器人做煲仔饭…AI战“疫”到底有多硬核?

发布日期:2020-03-11   发布者:bellai   浏览量:2117

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场疫情不可战胜。

2020年惊蛰刚过,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硝烟”却依然让人感到丝丝“寒意”。报道中不断传来前线的医务、警务等工作人员因公殉职的消息,让人痛心不已。

如何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减轻前线工作人员压力、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更是难题。

此时,AI出手了!

17年前非典时期相比,科技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17年前国内的互联网才刚刚兴起,而17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

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AI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数据监测、机器人辅助、AI医学影像判读等各个方面成功助力,成为了防疫攻坚战中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

想知道AI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到底有多硬核?一起来看看!


一、此刻,AI“黑科技”上场

煲仔饭机器人

如今,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们已经能吃上热乎的煲仔饭了 ,而且这煲仔饭还是机器人现做的。

据悉,煲仔饭机器人平均1小时能制作140份煲仔饭,从加热、加油、加水到出餐,整个过程都是无人、全自动化操作,既能减少人力成本又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无人化咽拭子采集

疫情应急防治中,咽拭子采集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工作,实现咽拭子采集环节的无人化作业,使前线医护人员在不接触病患的前提下完成咽拭子采集,有效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

 

无接触式体温检测

AI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能够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体温异常者。

非主动接触即可高效识别、筛查、分析高温人员,保障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不但为工作人员减轻负担,更减少了拥堵造成的人流聚集,成本低,效率高。


快速CT影像判读

疫情期间,单人单次检查至少会产生300张胸部CT影像,按照湖北每天万余名新增疑似病例来计算,每天的影像数量就至少达300百万张,加之复查等需求,阅片医生将面对500万张/天的阅片工作量。

 

AI影像诊断系统的研发,大大降低了医生高强度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同时减少了因设备不足、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等造成的误诊和漏诊,为医生快速辨别感染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医疗智能服务机器人

在医院里,智能递送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智能答疑机器人等都已投入使用,可以为病人递送药物、化验单,为病房、ICU、手术室进行消毒,为病人解答基础问题并进行防疫知识科普等。

这些简单的流程化工作都可以由机器人完成,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和重复劳动,让医生可以花更多时间在重要工作上。

以上只是AI技术在防疫战中发挥作用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AI技术在药物研发、病例筛查、疫情分析追踪、传染源防控等众多方面均发挥着硬核作用,犹如当年在非典时期快速崛起的互联网产业一样,AI技术在实际应用领域将发挥更大价值。

 

二、背后,AI人才稀缺之痛

不久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twitter上放话:“学历不是问题,就算你高中没毕业也无所谓!”这是马斯克为招揽AI人才放出的“宣言”。

特斯拉作为无人自动驾驶的领头羊企业,其创始人马斯克的这番言论进一步让人们意识到AI人才的稀缺性。

一直以来,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于AI人才的重视程度都颇甚,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名企也在近两年纷纷开出高昂年薪吸纳优秀AI人才。

但即便如此,我国的AI人才缺口依然非常巨大。

此次疫情,也让所有人都再一次见识到了AI在医疗、教育、物流、科技等众多刚需领域的价值。科技进步的速度与人才培养的速度休戚相关,这也意味着AI人才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已指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随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人工智能素养方面的政策也相继出台。

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不仅关乎着国家未来发展,同样关乎孩子未来生存与就业发展。作为新时代人工智能原住民,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更应该从此刻抓起。

贝尔科教始终坚持以“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为使命,以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为切入口,培养3-18岁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所必备的能力和素养,为孩子打造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

与此同时,贝尔科教还打造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及各类赛事平台,能够全面满足中小学生对于编程和人工智能基础学习和进阶学习的全方位需要。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都已进入你争我赶的白热化阶段,如果现在不加速人才培养布局,将来更难赶超。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更提醒我们,培养时代人才应从此刻做起。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后台联系处理